二、接受現實,面對不可能
2019-02-09_23-11-38.JPG
       Day 03:9月29日
  間 隔:三天
  路 線:公園
  距 離:5.39K
  時 間:43分48秒
  配 速:7分40秒/KM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下雨,是許多戶外活動最大的敵人,尤其是像我這樣的享樂主義者。
 
其實我是怕麻煩,也是愛惜裝備,擔心過度的雨水損害了他們的功能。不過,如果那些東西的功能,如果和廠商訴求的一樣,其實也不用怕雨水的蹂躪。
 
鐵腿之後,開始去研究跑步會形成的「運動傷害」,包括乳酸堆積、腹痛、肌纖維微創傷、膝蓋受損,以及重複性壓迫所受到傷害等等…。
 
其實,除了姿勢的問題之外,大部份的成因,還是與肌耐力不足、核心肌群太弱、暖身不夠、訓練強度太高所導致。
 
而姿勢的部份,包括了擺臂角度、前傾、前腳掌著地、勾小腿…等等。所以,這事不是只有腿強壯就可以,全身上下的傢伙,都要為跑步這事付出點力。
 
因此,除了在跑步的時間外,還要另外撥出時間來訓練(肌肉)。
 
好像剛學完一套拳法,就想到市集中找人打架一樣,內心滿滿的期望,想去跑道上試驗研習所得的心法。無奈,雨下了好幾天,打亂了興致,也稍稍熄了一些熱情。
 
為什麼不考慮去健身房?
 
我總覺得在室內機器上運動,沒有(自然)的味道,還要聽聞左右鄰居的氣息,以我的機車潔癖,三兩下就一定KO了。而且,總覺得在跑步機上跑步,不是很像了倉鼠,然後讓牠在籠子裏跑鐵圈的樣子嗎?像訓練自行車的功率機,還有螢幕可以與全世界對戰比賽,但不是也像跑鐵圈的哈姆太郎?
 
如果今天再不跑,明天回大甲就不知要空多久才能再跑步,前面的肌力與激勵,恐怕又得重來了。趁著晚上雨暫歇,就不去潮濕的河濱,改在公園做繞圈跑。
 
對呀,為什麼不去學校運動場跑?那兒的PU跑道很舒服。為什麼不去公園跑?很多人都會這樣跑呀!其實主要是因為,繞圈子很枯燥;受旁人路人的干擾大,路況也不一定好;另外,每圈都會遇到兩次與你跑相反方向的跑友,常在看到你快了還是我快了,還是誰會先停下這些事上糾結。
 
好啦,是我的孤僻才會想這麼複雜,反正,非得需要,我是不會選擇封閉式的繞圈跑。
 
當哈姆太郎的結果,就是跑出一個比上次落後的速度,怎麼跑怎麼不順。
 
然後我開始覺得,用車錶、或用iPhone的APP來測距離與速度,好像有點不太妥當,這樣下去我真的跑得完嗎?
 
沒關係,當做例行練習就是,又不一定會抽中,真的抽中了,再來怕吧。
arrow
arrow

    Malen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