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一邊撞牆,一邊想像
IMG_E9952.JPG
       Day 08:10月9日
  間 隔:兩天
  路 線:政大
  距 離:7.27K
  時 間:48分56秒
  配 速:6分44秒/KM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國慶日連續假期前,先前報名明年(2020年)3月的萬金石馬拉松半程,公布抽籤結果,我沒有中籤。
 
想想也好,我應該先專心的比第一隻半馬完成再說,不要橫生枝節。連帶的,連同原本要當做試金石,限時3.5小時的12月1日高美馬拉松半程,雖然在老家附近,也是先行不參。
 
還有11月底有一個四天四夜去南湖大山的登山團,也是在不想冒任何突發事務,以及爬山好像與跑步訓練無直接關係的考量中,暫時打消參加的念頭。
 
這樣會不會太慎重?沒法子,總得先進門,我才知道想像與實際的差異,才能心安。
 
話說,自從量了距離之後,為了確定數據,還是帶著Bryton車錶一起跑步。GPS監測數字,是手機APP+車錶兩個裝置都用。因為,據說iPhone在GPS的定位上比較仁慈,也就是對於距離會比較浮誇,我並不想最後栽在仁慈的糖衣下,假象的認為自己OK。
 
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不是iPhone不準,而是所有的手機,無論ios或Android系統,抓GPS的方式都是運用基地台。
 
而車錶或運動手環、手錶,就是直接收取衛星的訊號,有些還號稱雙星、三星、五星…。所以,對於即時性、準確性來說,所有的手機應該都稍稍仁慈一點。
 
基於此,一分輕一分快,應該別帶車錶了,直接準備GPS隨身攜行裝置,也就是運動手錶。
 
沒有任何的投資,比投資自己的健康更有意義,有更具價值。不過,還是有價錢與適用範圍的考量。
 
扣除掉我不必要的,還有顧慮我的老花眼,以及我會常用的,我選了GARMIN很基本的運動手錶。經過基本的需求設定之後開跑,利索的配備,寫著一個今天進步的記錄。
 
知道好?還是不知道傻傻的跑比較好?網路上兩種聲音都有,我覺得要看個人的特性,對我來說,我喜歡知道,而且每500公尺都要知道,我才不會慌。
 
除了輕鬆的攜行運動裝置之外,還有不一樣的就是,之前都還是穿著寬鬆的運動短褲跑步,今天穿運動用的緊身短褲,不穿內褲。沒錯,這是研究了網路,觀察了許久之後的決策。
 
和剛騎車一樣,也曾不太習慣(不穿內褲)的在外活動,後來覺得,這是一個正常的解放,原本的設計就應該是如此。也曾刻意的問過年紀與我相訪穿著緊身長褲的旁人,聽了我的問題後,他只淡淡的說:「沒有束縛比較好動作」。
 
對的,我是需要沒有束縛,從此就這樣穿吧,反正上衣對我來說,都是比較長的。
 
我還是開著手機APP與運動手錶一起記錄跑步的數據,經過對比,我覺得GPS定位的差距雖有,但還不至於太離譜。
 
至於我留存的記錄是使用哪一個裝置?當然都是用最佳的數據,不管是哪一個裝置。
arrow
arrow

    Malen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