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數城牆平地起,解析岩石黃澄的另一面。

IMG_8673.JPG

開始登山之後,最常掛在嘴邊的『遺憾』,並不是(早知道……)這樣的開頭句,而是(為什麼我沒有昆蟲系、森林系,或是念什麼植物花卉院所的專家來當同學,來當山友呢?)

IMG_8648.JPG

IMG_8655.JPG

每個人在自己腦袋的深處,都會有一塊自然形成的『消化遲緩區』,對於某一種類別的事物,特別使不上力,記不了樣。花草樹木蟲鳥,就落在我的遲緩區中,我沒辦法記住他們的名字,分不出他們的特徵。為了在山上說故事,硬背了幾個,時日一長,就只記得像『飛不走的蝴蝶』、還有『猴不爬』這樣比較會意式的名稱。買了幾本書、圖鑑,想來增加自己描繪山林風光的彩度,不是看到一半就找周公去了,就是怎麼比對都分不清楚這兩棵樹有何差別。所以,我很佩服認得出花草樹木蟲鳥的人,登山的行旅中,有這樣的高人陪伴,絕對分外心曠神怡。

IMG_8652.JPG

IMG_8653.JPG

內湖剪刀石山,為五指山系之西南稜,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,海拔雖僅258公尺卻頗具高山氣勢,從碧山巖方向看過來,山頂巨石形貌有如鳥嘴般尖銳,因此命名為剪刀石山。地質中的安山砂岩含有石英,因此當太陽照射石遠望山頂閃閃發光,當地人便稱之為金面山。步道自起點開始就可見幾近垂直的大岩壁,沿途盡是古樸的砂岩石階,隨著坡度漸漸上升,石階路改由直徑超過100公尺以上的大岩壁取代,登上半山腰,巨岩錯落起伏、崢嶸並立,清朝光緒年間,臺北府城牆石材大都採自於此的石英砂岩,如今仍留有開採痕跡。置身山頂可以遠眺內湖大埤及臺北街景、基隆河沿岸,視野開闊、景致優美。

IMG_8678.JPG

IMG_8662.JPG

據說,在大學時代是前後背兩個岩石探勘袋,走遍陽明山系,號稱「地質系小犛牛」的傑克,沿途就一直發揮他對於岩石的專長,不斷地描繪與解說,有模有樣,活靈活現。
雖說,他曾與我們上玉山,而且也是算個(會說話)的專家,但不知為何,我們都沒什麼在聽(但是,涉世未深的女賓,對他的論述深感興趣外……),除了我們不太相信他的胡爛之外,可能跟岩石這個項目太硬,沒辦法增加我們旅程的彩度,直接被大腦排除在外。

IMG_8666.JPG

很想告訴傑克,說說山頂那個狀似剪刀的大岩石,曾有什麼悽美動人的故事,可能會比較適合把妹吧。
arrow
arrow

    Malen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